(一九九一年二月二日)
這次中層干部學習班是進入“八五”期間第一年里首要的、壓倒一切的任務,是雙星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,是提高我們中層以上干部素質的實際需要,是為“八五”實現企業的全面振興奠定一個堅實的思想、組織基礎,就當前具體工作而言,是為了進一步推動“三個質量”的深入和提高。
“七五”期間事業的成功靠了一個團結戰斗的領導班子,才能帶領大家取得今天的勝利。人都是有思想的,不可能每件事、每個問題都讓大家認識一致,但是出現認識分歧如何做到相互諒解、相互溝通、相互協商、相互支持和相互補臺是最重要的。關于這一點,我們總廠的這個領導班子做得是比較好的,我給它總結出六個字,叫做“和為貴、協為好”。一要團結,二要協作,這是個基本原則。在“天時、地利、人和”因素中,人和是起主導作用的。同樣一個部門當中,不能一有問題都是“一把手”的責任,部門副職做得怎樣?是表現個人價值還是團結協作?是補臺還是拆臺?是默默當好助手還是被動消極甚至相互猜疑?希望大家都把自身的位置擺正。
關于中層干部中存在的問題,書記已經做了詳細的闡述,他講的我都同意,另外我從宏觀的角度再簡單歸納二十條,既作為補充,又作為強調。
一 本位主義嚴重的問題
只顧個人的小圈子,不顧雙星事業的大圈子,喜歡表現個人的價值;自己分管的工作、分管的部門就比別人的重要,而且看成是私有財產,不允許別人越級匯報。其實雙星事業就像是一臺大機器,缺了哪個部門都不能正常運轉。
二 以功臣自居的問題
總覺得自己的功勞比別人都大,該休息一下了,反映為斗志衰退、工作懶散和思想作風上的多中心。現在出現的苗頭就是本部門和自身利益高于一切,聽不進別人的意見。本部門內部也聽不到上級的指示,這是很危險的。離開總廠的統一決策,部門工作就會寸步難行。就像我們事業的成功,是靠了將中央政策與企業實際結合取得的一樣,離開了中央的大政方針,我們也會一事無成,希望能明白這個道理。
三 盲目驕傲自滿的問題
不分析自己取得的成績靠了什么,看不到總廠良好的大氣候為自己事業的成功創造了一個成熟的條件,不知道個人作用要在全局影響下才能得到正常發揮,誤認為成功單純是靠了個人奮斗,與組織的幫助、領導的支持、群眾的配合無關。
四 為個人爭存在價值的問題
為事業、為工作爭貢獻少,為個人爭存在的價值多,總覺得事業不能離了自己;只能聽表揚,不能聽批評,不知道個人存在價值不是自己爭來的,而是通過工作干出來的;不知道只有通過實干,自身的價值才能得到大家的承認,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。
五 不能正確估價自己的問題
不能正確對待個人成長與組織培養的關系,認識不到離開了組織的培訓、事業的發展,個人就不能成長和進步,而是總覺得自己高于組織,總把自己擺在比別人高的位置上。
六 對工作不負責任的問題
不實事求是,不聯系實際解決本部門的問題,表現在工作方法上是教條主義,喜歡走極端,犯冷熱病,不是極“左”就是極右,從本質上就是一個責任心不強的問題。
七 只會抓業務不會抓人的問題
只知道單純地抓業務,不懂得抓人、抓思想,標準不高,要求不嚴。而且越是大車間、人多的部門越抓得好,小部門特別是不直接和生產發生聯系、不被大家注意的部門卻抓不好,往往只抓業務不抓人,出了問題又不能正確對待。
八 喜歡喊口號的問題
喜歡表態,喜歡喊口號,喜歡講大道理,喜歡抓表面工作,不深入、不扎實、不認真,報喜不報憂,而且這種弄虛作假的工作作風也帶壞了一部分管理人員。
九 工作撲不下身子的問題
表面上表現得很積極,實際上是在走形式、走過場,應付領導,等到本部門問題成了堆,領導過問了,才去抓一抓,不能夠真正撲下身子抓具體人、抓具體事。
十 遇到矛盾繞道走的問題
對于棘手的問題、難處理的問題、得罪人的問題采取回避矛盾、繞道走的辦法,不敢抓、不敢管,這與盡力表現自己存在價值的做法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。
十一 官僚主義的問題
脫離實際,對待工作、對待問題不作調查研究,聽風就是雨,當“傳話筒”,不愿意花氣力把事情搞清楚,把工作抓到底。
十二 不能正確對待“我”字的問題
不知道該怎樣擺正“我”的位置,該怎樣看待“我”的價值,該怎樣估價“我”的作用,該怎樣衡量“我”的水平,該怎樣考慮“我”的前途,該怎樣處理“我”的利益,該怎樣對待“我”的貢獻。
十三 不能正確對待“權”字的問題
首先是不能正確理解“權”字,而且是不懂得如何用“權”。如何用“權”的問題是檢驗一個領導干部是否合格的試金石。權力不是私有財產,不是權力大才威信高,只有出以公心用權,才能樹立威信,可以講,德、權、威是相輔相成的。
十四 不懂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問題
不懂得如何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,只知道干,不會在理論上總結提高,再用來指導實踐,提高工作水平。要知道理論上不會總結,在實踐上整體素質和基本素養就很難有提高,即使有所提高,幅度也不大,進步也不快。
十五 不能正確對待批評、表揚、爭第一的問題
首先是對待批評、表揚的態度不端正,只能第一,不能第二,覺得當了第一就沒有缺點,也不允許別人提缺點,一旦當了第二就哪兒都不舒服,甚至出現了掩蓋缺點保第一的壞作風。我們提倡爭第一、爭先進,但如果不能正確對待批評的話,就不能鞏固成績,批評并不是否定優點,表揚也并不是說你沒有缺點,要相信領導能夠對你部門做出客觀的評價。
十六 不善于借東風的問題
不善于取天下之長補本部門之短,不善于借外部一切積極力量推動本部門工作的提高,不善于靠客觀的能動因素促進主觀積極性的發揮。譬如,供應就應該研究好計劃經濟,借國家物資供應主渠道的力量搞好原材料供應;銷售就應該研究好商品經濟,借市場競爭的多形式、多渠道靈活經營,奪取主動權。
十七 不能正確對待現實的問題
表現在對待打擊、諷刺、誣告、陷害不能辯證地處理,不知道現實社會是復雜的,不可能什么事都隨自己的心意,沒有問題我們就不會辦這個學習班了,所以對于出現的問題要正確處理、正確對待。
十八 超前意識差的問題
全面的組織、指揮、協調、控制能力差,跟不上事業發展的步伐。比較典型的是創業行,而要鞏固、發展、提高就不行了,沒有創新,沒有超前意識。這也是學習班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。
十九 “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”的問題
表現在對現狀不滿,覺得一有調整就是領導和自己過不去,發牢騷、說怪話,不理解事業發展,人員、機構的變動、調整是正確的,是規律性的,老同志退下來、年輕人頂上去,以及上和下、退和走、變和調都是事業的需要。我們有的同志在思想上就不接茬,就想不通,在工作上得過且過,混日子,各掃門前雪,或者屬算盤珠的,撥一撥,動一動。
二十 不會利用“天時、地利、人和”的問題
既不懂也不想,老是懷疑別人不和自己一條心,出了問題怨這怨那、怨天怨地,就是不怨自己水平低。其實天都是雙星的天,地都是雙星的地,雙星的大氣候都是一樣的。為什么有的部門搞得好、有的部門搞不好呢?關鍵是“人和”因素處理不好。在雙星良好的大氣候下,“人和”能否利用好是工作成敗的決定性因素,我們有些部門工作搞不好正是欠缺了這一點。
上面我歸納二十個方面的問題,這只是從客觀上講的,可能還有其他問題,大家既可以對號入座,又可以舉一反三,進一步查找,再進行分析。